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这一点也有明证:朱棣靖难时,天下诸王的态度基本都是尽可能不搀和,而只是静观其变。为什么?因为这是“家事”。
在天下诸王看来,甚至在当时很多许多官员、百姓看来,这件事不涉及“改朝换代”,也就是不会导致“朱明皇室”的统治发生变化,所以他们无需站队,只要“谁赢我帮谁”就好了,根本没有道德负担。
但话说回来,在方孝孺那里,就出现了忠于“国”还是忠于“君”的矛盾。由于朱允炆对他有恩,可谓是“君以国士待我”了,所以他才必须“我以国士报君”。因此甚至可以说,方孝孺对朱允炆的忠诚属于个人对个人的忠诚,而朱棣的说法反而是站在更高层面的……虽然也没高到哪去。
同样的道理,李世民的部下拥戴李世民,鼓动他杀掉太子李建成,接着又实际上推翻皇帝李渊,同样也是这个矛盾的具体体现。
其三,保护皇室家族还是保护汉人江山。
当皇室家族没落凋零,无法保护的时候,古人就把这个问题提到了是忠于皇室家族,还是忠于汉人江山的说法上来了。
比如朱元章夺天下,他就认为他是忠于汉人江山,而不是因为忠于赵宋皇室家族而反元朝。作为赵宋皇室家族“后人”的韩林儿(应该是假的),就没有必要着力保护。只有保护了汉人江山,免得被异族夺去,这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但是这里必须说明,这个说法实际上在古代是不容易被广泛接受的。古人认为,这其实是不忠诚的表现。
当然,所谓树挪死人挪活,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也想出了相应的办法。古人采用的办法就是宣扬“前朝气数已尽”。
现在我们认为前一个王朝是“气数已尽”,那么那个“家”就不能再掌管天下了,应该由新的“家”来掌管天下,大家应该拥戴新的“家”。
比如西周起兵伐商,大家都跑来拥戴西周,那就说明商朝气数已尽,新的天子产生了。
以上三点大致就是忠于“国”还是忠于“君”的三种主要矛盾。从中可以看出,这些矛盾如果激化,一般都是因为“天下”出现了巨大的动荡,而在大多数和平年代,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,两者也是统一的。
那么,如今的天下出现了动荡吗?还没有。既然没有,为什么黄止汀对朱翊钧谈不上忠诚呢?因为她的利益与高务实是一体的,而当朱翊钧现在可能要损害高务实的利益时,对于她而言,那就是“天下动荡”。
黄止汀是这样的态度,刘馨就更不必提,后者恐怕根本就不接受家天下的思想,她又怎么可能终于皇帝本人?
黄止汀刚才用以表达自己态度的话,是直接引用自孟子。但其实“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”这番话,偏偏是当今天下读书人都知道,但却很少有人敢说的——因为孟子在大明朝的地位……嗯,很有一番变化。
朱元章的出身大家都知道,后来他发达了,也开始读书。在看完孔子的书后,他对其他的儒家先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迫不及待地深读了孟子等一些其他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书籍,以求获得治理国家的帮助和参考。
但是有一次在翻看了孟子的书后,朱元章却突然大怒,立即下旨要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,说孟子不够资格配享孔庙。
原因很简单,就是他看到孟子的“对君不逊”的观点后难以容忍。《明史》记载,朱元章读《孟子》,看到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”这句,怒道:“非臣子所宜言。”
余怒未消的朱元章还说:“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!”意思是:这个家伙要是活在当下,能逃脱惩罚吗?
孟子的思想是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,朱元章根本不能理解,因为他自己之前是个农民,好不容易才登上皇位,对于这个位置的珍惜程度比任何先前的皇帝都高。
谁曾想,好不容易做了皇帝,却发现自己在孟子口中竟然还比不上天下百姓。孟子将君主的地位降得这么低,把老百姓提得这么高,一时就让朱元章感到无比愤怒。
不过这件事的后续也很有意思,据说朱元章要把孟子牌位移出孔庙的旨意传下去之后,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臣们既觉得好笑,也觉得气愤,于是他们就悄悄利用朱元章相信天命的缺点,在某一天晚上,告知朱元章说天空中的文曲星暗澹无光,绝无先例,恐怕是大凶之兆——就是说大明朝即将有大祸发生。
朱元章当然没有夜观天象的本事,因此听到此话之后马上联想: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的原因?这一想,就觉得自己做得恐怕是有点过分了,所以为了躲避“大凶之兆”,忙不迭又下旨将孟子的牌位再次请进了孔庙。
但是,这个事还没完。过了二十年,朱元章仍然还记着这仇,又突然宣布要取缔《孟子》一书,将四书改成三书——不过很显然,这件事因为群臣激烈反对,最终也没干成。
朱元章只好退而求其次,你们都说书不能取缔,那给他删减删减总可以吧?
为此,他亲自上阵,把《孟子》删掉了85条,搞出一本《孟子节文》,而四书就从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,变成了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节文》、《中庸》。
在老朱如此上心、特别关怀之下,《孟子》被删的章节主要有七类:
其一、不许说统治者及其官僚的坏话——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兽相食,且人恶之。为民父母,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。”[梁惠王上]
其二、不许说统治者转移风气之责——“君仁莫不仁,君义莫不义。一正君而国定矣。”[离娄下]
其三、不许说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——“得百里之地而君之,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。行一不义、杀一不辜而得天下,皆不为也。”[公孙丑上]
其四、不许说反对征兵征税和发动战争的话——“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君子用其一,缓其二。用其二而民有殍,用其三而父子离。”、“古之为关也,将以御暴。今之为关也,将以为暴。”[尽心下]
“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。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溶于死。”[离娄上]
其五、不许说百姓可以反抗暴君、可以对暴君进行报复的话——“贼仁者谓之贼,贼义者谓之残,残贼之人谓之一夫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。”[梁惠王下]
“君之视臣如手足;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[离娄下]
其六、不许说百姓应该丰衣足食的话——“是故明君制民之产,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饱,凶年免于死亡。然后驱而之善,故民之从之也轻。今也制民之产,仰不足以事父母,俯不足以畜妻子,乐岁终身苦,凶年不免于死亡。此惟救死而恐不赡,奚暇治礼义哉?”[梁惠王上]
其七、不许说百姓应该有地位有权利的话——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[尽心章句下],这样的话更要禁止。
不过可笑的是,这本《孟子节文》的生命力大概只延续到朱元章驾崩。他死后,《孟子》全文几乎立刻就恢复了,在和《孟子》这本书的战斗中,朱元章彻底败下阵来。
不过,虽然没有斗过《孟子》这本书,但在和孟子思想的战斗中,却可以说朱元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并奠定了中国之后几百年的统治思想,形成了不同于春秋战国、秦汉唐宋的明清体制——也就是后世历史书中经常说的禁锢思想、极端皇权那些。
不过对于“禁锢思想、极端皇权”这些问题,本书前文都曾评价过,大抵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:越是压迫、越是反抗。
不驯 网游之短刀行 安曲怀柔新书春日离情 沈长恭燕扶摇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免费阅读 道友们请自重 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囚爱成瘾,傅先生的新婚罪妻 婚色诱瘾 建房后我称霸了横滨 炮灰他为崽付出太多[快穿] 幼驯染是神之子 摄政王爷,别太猛 沈长恭燕扶摇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 重生八零嫁给全军第一硬汉 都市狂王 我是大科学家 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沈长恭燕扶摇无弹窗 黑月光总抢火葬场[快穿] 诡友 人在高武,系统活在玄幻
徐浪获得氪金系统,只要通过氪金,就能够变强。于是为了钱,徐浪在地图上画一个圈。想要金山吗?去澳大利亚!笑傲世界轰轰烈烈的大航海开始了!...
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。这是一个不属于凡人的世界。这是一个天赋无比重要的世界。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中,觉醒者可以根据自己觉醒的天赋,选择成为体修灵修魂修职业者。张天赐,一个平凡的小人物。他本应默默无闻,却偶然得到一小块青石。至此,他的未来彻底被改写了。他的天赋,变得可怕...
关于兽世生子生,都生,生多点好啊叶七七初到兽世,被生子系统忽悠绑定,被族长要求挑选兽夫。但是她第一次见这么多帅帅的兽人啊,不知道怎么端水,嘿嘿,偏心,必须偏心。她看见空间那一百多亩地的时候,觉得自己可以搞基建嘛。兽世的条件太艰苦了,还是种点菜,养点食草什么的来改善生活吧。没关系的,反正不是她干活,兽夫!上!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增添一些动力。至于种子?系统!我想要葱姜蒜香菜!...
...
敌人一掌击中你的胸口,内脏破裂,你快死了,你身体瞬间恢复,并且变得更强了。你早晨起床,打了一遍七伤拳,五脏六腑皆伤,你又变强了。你吃下一株未知的毒草,剧毒攻心,你身体持续变强中。你跳下火山口,岩浆火毒瞬间将你置于死地,你又没死,你膨胀了,你觉得想死真的好难!白东临一切施加于我的伤害,只会让我变得更强!...
...